找到相关内容123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亚马孙的猴子

    澳洲的一位动物学家从亚马孙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羸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让人从巴西带来一只,这只比死掉的那只更大,可是不到半年又死了。为了弄清原因,他对两只猴子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可还是未找到原因。 后来,他重返亚马孙河,对那儿的猴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凡是体大健壮的...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08/19453217163.html
  • 植物的地盘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   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僻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林清玄

    人生|人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0312133767.html
  • 佛经中有关“感受”的章节

    . 74, DIghanakhaSutta   六、禅修者观察到身体上乐受是无常的,是衰败、衰微、消逝的,同时,他也观察到自己原来对于乐受的执著也在松脱,如此一来,他贪爱于身体乐受的潜在习性便能灭除;如果,他也观察到自己原本于苦受的心性便能灭除;如果他也观察到自己原本对于舍受的执著也在松脱,则他无知于身体舍受的潜在习性便能灭除。   S. XXXVI(II). i. 7,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449341.html
  • 世尊对众生的教导——怎样才是法师?

    所谓法师,是指那些能够引导众生如实地认知五蕴是生灭法,是忧患法,是有漏法,是无常,是苦,是非我。从而使众生升起缘起无我的正见,远离对五蕴的贪爱、执取、玩味、灭尽贪、嗔、痴等烦恼习性,获得究竟的解脱。佛陀说:这样的人“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有一次,佛陀对一位比丘说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4475054.html
  •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

    习性。这些习性或粗的或细的,总让我们在苦海中载浮载沉;好好观照它们,安顿它们,诸如修习四念处──“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切因缘所生,缘生缘灭,就能远离苦因,也可免随业或习性而流转!   如果生命是一块素布,同样的生命,一样的人生,它会是一块亮丽的彩布,还是成为一块桌布,亦或只是一块抹布,完全在我们一念间的抉择,一念可是佛国净土,一念也可是恶道秽邦,正...

    郑保村

    止观|静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1042526335.html
  • 就只是看

    束缚中解脱,我们必须学习不经由过去的习性反应来判断事情,而只是保持觉知,不作价值判断,不起习性反应。 由於这位隐士的心已经非常清净,所以几句话的教导已经足够了。就在马路的旁边,他坐下来,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的身心,不作任何价值判断,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他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身心内的种种变化。在他活著的最后几分钟内,他达到了最终的目标,成为一位完全解脱的觉悟者。 摘自生活的艺术 ...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2444894.html
  •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

    苦,消一分业障。如果再无法排遣苦恼,那么就看看烦恼是怎么生起的。归其究竟,不离无明业力,不离内心深处潜藏的贪嗔痴慢疑等劣根性,古德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移的正是这些习性。这些习性或粗的或细的,总让我们在苦海中载浮载沉;好好观照它们,安顿它们,诸如修习四念处──“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切因缘所生,缘生缘灭,就能远离苦因,也可免随业或习性而流转!   如果生命是一块素布,...

    郑保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2060842.html
  • 让我们的阿赖耶识充满佛号

    形成了习性和秉性。   如何克服这些习性呢?还是有方法的。从理论上说,我们需要搬运同样数目的以佛号为主的正知正见就可以消除原有的淫欲信息的积累。现在很多同修戒淫总是不成功就是由于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十几年、二十几年形成的习性可以下个决心、参加几次法会、念几部经就可以消除了,结果戒邪淫效果不好又对佛法产生了动摇,修学出现懈怠。   那么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第七识(末那识)搬运大数目的佛号进入...

    佚名

    |邪淫|戒淫|念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00044295949.html
  • 轻松学佛法:认识佛陀教育

    基本修学原则,实在讲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八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教学最重要的理念,肯定人性本善才能谈教育。人性本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习性习性把我们跟本性拉远了。因为有习性,才有三途、六道、十法界。“苟不教,性乃迁”,假如不教导,众生会随着习性流转,随着习性流转就有轮回。“教之道,贵以专”,教要专不能杂,杂就坏了!   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完全是遵循...

    净空法师

    |教育|净空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1753115007.html
  • 葛印卡老师问与答

    才能发展出智能来灭除贪瞋的习性,以及对「我」、「我所有」、「我的灵魂」的假相及错觉。   问:您如何教导内观的练习?   答:为了学习内观,学生必须参加最少一次十日内观课程。最初三天,藉由观察自然的...了他们的心,走出了痛苦。此中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例子,例如鸯掘摩罗,他曾杀害了999人,经由修行成为一位圣人。甚至今日,许多修行内观的人,也发现他们净化了心,走出了痛若。人是他们自己的习性:瞋恨、恶意、...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4439480.html